Monday, April 21, 2008

The Lottery

一個嚇死人的婆婆跟媳婦的東石案
http://w208.news.tpe.yahoo.com/article/url/d/a/080405/78/wpm8.html
令人想起了大學時的一篇文章
美國文學早期的階段的驚聳小品
好像原本是抽個lottery, 最後抽中者被全村人用石頭k死的.....
那時才想說真的是那種17/18世紀民智未開的時候才有這種事發生
沒想到在台灣也有吔....

剛剛google了一下,因為那時代只記得edgar allen poe,加了個key word, lottery, 真的給我找到了吔...
原來不是恐怖教主愛倫坡先生,而是個女生吔
而且那篇的title, 真的就是lottery 呢!!哈哈哈
The Lottery by Shirley Jackson, is a short story by Shirley Jackson, first published in the June 28, 1948 issue of The New York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Lottery
還真是拜網路之賜,可以這麼快的尋回記憶呢!

以下是幫寶妹妹介紹的簡述:

就是有一個村莊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抽獎啊
可是整個一開始經營的氣氛就是
緊張中帶點不安啊
小朋友開始在廣場附近堆起了小石堆啊
也在遊戲的時候,隨手將路上看到的石頭放進口袋啊
其他村子人口多
可能很早就開始了
這個村子啊人少,所以中午才開始啊
大家都希望快點結束要回去繼續做事
大人們碰頭就提到說今年好像有些地方已經取消了這樣的活動了
有的人就說這樣怎麼可以,會影響到今年的收成....

一個老爺爺說他已經抽過八十多年了.....

Anyway, 大家就開始抽了
首先是以家庭為單為
男人為代表
如果沒有才由女人代表出來抽籤
抽到後不可以馬上看
要等到大家都抽完了才可以看

好像是由一個代替爸爸抽籤的抽到了
媽媽直說不公平
給那孩子抽的時間太短了

Anyway, that's it

既然已經抽出是哪一個家庭了
負責主持的人就把籤王和其他三張放進傳承已久的古老抽獎箱中
由他們家的成員繼續抽
.......
結果是那個一直嚷嚷不公平的媽媽中了.....

大家就往後退....
讓出了廣場的中央給喃喃自語的媽媽...
有的大人就自言自語地說要快回去做事了
隨手拿起了地上的石頭
小孩子也早就拿起了自認最大的石塊....
連那個媽媽家的小小孩也矇懂地拿起了石頭

大家紛紛往中間丟.....
一顆顆地向喃喃地道著不公平的廣場中央的媽媽....


The LOTTERY!!


很反諷吧....


Thursday, April 17, 2008

葉陶vs楊逵

拜網路之賜,似乎,每天總有點收穫
一則看似無關風月的旅遊報,讓我認識了台灣的民族前輩
楊逵,葉陶!

介紹的是新化,葉陶楊坊,一個學校委外經營的風情休閒餐廳
看起來典雅極了,透過網站的介紹
才知,原來新化,在早期,是如此的發達
一個我還未有緣結識的地方
http://www.葉陶楊坊.tw/

地靈蘊育人傑,所以有了楊逵
再連結上葉陶,一個令人神往的奇女子

儘管身為女人,卻掩藏不住男孩般的氣質
葉陶,充滿了令我欽羡的特質
出生優渥,得以在日據時期便已接受良好的教育
優遊四處
一個毋需憂心飯飽俗事的嬌嬌女
儘管縱情縱性,
無視世人的眼光與規範
但在選擇之後
卻也能無懼現實經濟壓力,勇敢承擔
我想,是葉陶之所以能以葉陶為名
未僅被視為楊夫人,一個成功男人身後的女人的重要原因吧

http://putaiwan.pu.edu.tw/yang/about/about-1.asp










要如何全心全意地支持妳的另一半呢?!
這在現在的社會似乎變得複雜了許多?!
不過,對於女性,並沒有太多的苛責
總覺的是現在的男性,對於自己另一半的責任
似乎已不再是全部
算了,這似乎又過於偏頗了
總不能因為一,二個人的故事
就把一船的人都打落?!
離題了....

還是覺得
視野開闊了
就會有屬於原鄉的民族情感
只是這視野的養成
是透過閱讀呢?還是透過旅行?

這話以乎又有待商榷
”就會有屬於原鄉的民族情感”
該是產生對人的尊重
所以才會回到原鄉
關懷自己的故人

想到民進黨的前輩們....
無緣結識
想到自己外省第二代的原罪
儘管是沒沾到半些利益的辛苦人...
(或許麵粉,油之類的也算是利益吧!
唉.....
也成了歷史的罪人嗎??)
唉...又扯上了無言

Thursday, April 10, 2008

<<當黑羊遇上白羊>>















這個故事
耳熟能詳的
倒也不是小時候自己愛讀
或許是大人們認為<禮讓>這議題
是一輩子很重要的課題
所以得儘早學習才是
於是乎
<<當黑羊遇上白羊>>
這個故事,就不斷地在學習的過程出現
不論是文字或是圖畫

豈知這樣的故事
就在自己生活的周遭上演了

一輛上班必搭的北向公車
與一輛小時候唯一的選擇的南向公車
在一處僅只准許公車左轉的繁忙十字路口
在路線上畫上了一個必然的交會點
只是這每日的必然
並不保證一定的順暢
今兒個兒
這<<當黑羊遇上白羊>>的畫面
就活生生的在我的生活中演了起了
而我
也因而被動地成為了其中的主角之一

話說這北向左轉的車
與南向左轉的車
原本也是相安無事的卡在路中間待轉
無奈這會兒
二輛車成了四輛車
其實,這樣的狀況也不是沒發生過
只是這一次,也不知為了什麼
這四輛車就這樣大剌剌的佇在路中央
根據司機的說法
因為轉彎角度的關係
這第一輛車是無法再前進的
相同的條件下,對向的第一輛車也是無法挪動.....
於是....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上班時間的結尾
就這樣的在喧囂中不得不地靜止了下來
直到
直到我們後頭的第二輛車機靈地往右繞出
切進了欲左轉的慢車道
這樣的一個解不開的結
才頓時分離

這或許也是因為個性的關係吧
<<當黑羊遇上白羊>>
如果一方願意停下來等待
如果雙方都願意稍為移動
如果......
這樣
這黑羊與白羊
也不會當這麼久的代罪羔羊了.....

這個故事的結束
是司機先生在下車的時候跟我說了道歉.....
也許是這時間上班的人真的不多了吧
早遲到了
哈哈哈